2004年7月9日,CCF新一届学术工作委员会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举行成立会议,工委主任郑纬民(学会副理事长)、委员侯紫峰、金芝、史元春、孟丹、薛慧参加了会议,操云甫因故未到会。学会秘书长杜子德出席会议。会议由郑纬民主任主持。会议主要讨论确定了学术工委的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工委人员组成与分工。
学会秘书长杜子德宣布新一届学术工作委员会成立,他说,学术工委是学会第二个完成组建的工委。郑纬民主任上任后立即开始物色委员和组阁,现在已经有了一个富有激情的志愿者团队,并开始了前期的调研和准备工作。他说,学术工委是学会最重要的工委之一,本届学术工委是历届工作最多最繁重的一届,除了承担学术交流、专委会联络指导工作之外,还有编辑出版和名词标准化等工作,但他相信这样一个强有力的团队一定能够取得扎实有效的成绩。
郑纬民主任介绍了学术工委的酝酿过程和组织结构:工委除主任外,另设副主任2人,秘书(委员兼任)1人。经主任提名,大家一致同意侯紫峰、金芝任学术工委副主任,史元春为秘书。
郑纬民主任强调本届学术工委的工作目标是规范学术活动、提高学术交流水平、扩大学会影响、促进学术、技术的发展,促进成果转化。委员们围绕学术工委的工作对象、工作途径与方式方法进行了深入研讨,初步确定本届学术工委的近期工作任务:
1.学术会议:搞好由学会主办的每两年一届的中国计算机大会。目前该会的特点是参加人数多,特邀报告有吸引力,影响面大,但会议总体质量有待提高,希望做好组织工作、逐步办出名气,成为中国计算机学会的具代表性的会议;敦促和协助各专业委员会(目前已经有30多个)搞好各自的学术年会,学术年会应每1-2年一次,成为基本要求,并给出会议质量的具体要求,争取其中至少10个成为所在领域高水平的学术会议。
2.学术期刊:本届理事会将原编辑出版工委工作归到学术工委,学术工委将负责学会会刊的指导工作。目前学会主办和协办的期刊已经逾20个,可以分为学术研究型、应用普及型和产品宣传型3类,为提高学术期刊的水平,学会将对成为CCF刊物的期刊提出办刊条件、对学会所尽的义务和学会给予的帮助等方面给出实施细则并重新协商签约。近期将围绕正在审议的《学会刊物条例》组织各期刊进行讨论,听取他们的意见。
3.名词审定:本届理事会撤消名词审定工委,将其工作归并到学术工委,这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要求对新词的命名要迅速、科学,计划在网站和会刊上开辟新词论坛,并在届内出版第三版计算机技术词汇词典。
4.发展报告:计划编著年度计算机技术发展蓝皮书,以权威性的对计算机领域的发展进行总结和展望。
5.会议明确了工委的分工:
主任:郑纬民,全面负责工委工作,协调和帮助各委员开展工作;
副主任:侯紫峰,负责中国计算机大会;
副主任:金 芝,负责学术期刊;
秘书:史元春,负责专业委员会学术活动;
委员:孟 丹,负责名词审定;
委员:薛 慧,负责名词审定;
委员:操云甫,负责技术发展报告蓝皮书策划和撰写。
郑主任要求委员们在进一步调研工作的基础上,于7月底完成各自的工作计划和实施细则,下次会议讨论。
(史元春稿)
附录:学术工委名单
主任:郑纬民,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
副主任:侯紫峰,联想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博士
金 芝,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
委员兼秘书:史元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博士
委员(按姓名拼音序):
操云甫,中科院软件所研究员
孟 丹,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博士
薛 慧,清华大学出版社
从右到左:孟丹、史元春、金芝、郑纬民、侯紫峰、薛慧、杜子德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