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吕梁计算机教育科普活动行
中国计算机学会科普团
2004年7月25日
驱车近10个小时,车队傍晚到达中阳县,入住招待所。
首先进行的是表彰十位“优秀山村教师”并颁发证书和奖金。这些优秀教师每人获得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专家个人捐赠的奖励金五百元。这些教师在山区学校工作都在二十年之上,一直默默无闻地扎根在贫瘠的山区,将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了山区基础教育,长年在高原工作,看上去他们比实际年龄显得更苍老。他们一直扎在山区,没有见过在“世面”,也很少有人真正关心过他们的疾苦,他们的进步。优秀教师代表翟凤生与
500元不是什么大钱,重要的是,让他们感受到了在山外的城里人还有人关心着他们,这真是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事啊!他们只是说:好人,好人那!
事情还没有完,学会决定今年8月20日把这十位教师接到北京,承担全部费用,让他们开展一次“从吕梁到北京”的夏令营活动,参观北京的名胜古迹、著名大学、中学、和专家座谈,然后让他们回去给学生讲“北京的故事”。如果他们能有提高,那得使得多少孩子们受益啊!中国计算机学会的专家们用自己的知识、智慧、热情和钱致力于这种改变,那怕这种改变是如此的小,但也是有效果的。
孟小峰团长(左一)代表人大金仓公司向中阳县捐赠一万元和电脑三台,另教育软件50套。中国计算机学会捐赠电脑2台和一台计算机投影仪。教育局长杜凤生讲话,感谢中国计算机学会和社会各界几年来对中阳县教育事业的关心和贡献,鼓励所有教师利用难得的机遇,共同振兴中阳教育事业。小峰和子德先后发言,谈了此行的目的和对中阳未来教育支持的计划,。
捐赠仪式结束后,
接着,杜子德秘书长(左二)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研讨会。研讨会分两部分,首先由杜秘书长根据多年教学经验、调查研究和自己的心得,作了“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好教师”的讲座,他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
次日,科普团又上贺家岭,举行“大手拉小手”活动(左二)。不巧的是,贺家岭的孩子们已经到山下上学去了,教育部“教育资源整合”已经把他们整合到其他学校去了,他们不得不离开村子或每天爬山,或由家长“陪读”。尽管如此,科普团成员还是找到十多位学生,把大家捐赠的文具和物品赠给这些孩子们,和他们高唱革命歌曲,大学生还和这些活泼的孩子们一起做游戏。大家在县教育局官员的陪同下,参观了昔日的贺家岭小学(左一)。当地村干部讲,他们正在筹划修一条柏油路,路修好后,可以带动贺家岭的发展,开展旅游项目,也许,我们建的贺家岭小学又可以发挥作用了。
我们了解到,城镇化的风也刮到了这个穷乡僻壤,当地响应政府号召,实行“移民并村“,鼓励村民到城里生活,如果移民,每个人可以享受到政府补助的2000元人民币。杜子德偷空到贺家岭几户农户家里小坐,和他们谈城镇化和“教育资源整合”的问题,他们认为,如果没有工作和稳定的收入,到城里生活会使他们的生活负担加重。而把学校整合到城里,纯粹是“头儿们”的意思,这么一“整合”,孩子们全家都得到乡下,而在城里生活,什么都要钱,生活更加艰难,而这些,当领导的全然不顾。我们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看来“一纸协议”抵不住政府部门的政令。
7月28日
下一个任务,
就象我们原来说过的一句话:我们还会再来!
附录1:本次捐赠情况
1. 金仓公司:现金10,000元,计算机3台,教育软件50套
2. 史元春(清华大学):现金2000元,书写笔记本100本,文具10套
3. 郑志文(美国领导管理研究中心):现金2000元
4. 吴朝晖(浙江大学):现金2000元、图书2套
5. 张群英(网络世界):现金500元
6. 九三学社中科院委员会:现金400元
7. 侯梅竹(计算机世界):图书2箱
8. 孟小峰(中国人民大学):图书、文具若干套
9. 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2台,计算机投影仪1台
附录2:中国计算机学会授奖中阳县山区优秀教师
杨马应(中阳四中教师)
李柸明(中阳五中教师)
高林虎(中阳县吴家峁中学教师)
韩继娥(中阳县宁乡镇冯家岭小学教师)
翟探生(中阳县金罗镇沟底小学教师)
郭林生(中阳县宁乡镇刘家坪学区凤尾小学教师)
高锁元(中阳县武家庄镇福禄峪小学教师)
刘乃旺(中阳县张子山乡南焉小学教师)
武发旺(中阳县暖泉镇暖泉小学教师)
王国兴(中阳县下枣林乡贺家焉小学教师)
附录3:优秀教师的讲话
扎根山区任教、献身教育事业
中阳四中 杨马应
2004年7月26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与会的同行们、大家好!
我叫杨马应,现年51岁,出生在暖泉镇的一个偏僻的农村,自小在农村长大。我七五年参加工作,一直在农村任教已三十个年头。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所以我也最了解农村的教育现状,比如在我们村里,直到现在,没有一个大学生,就连高中毕业的学生也寥寥无几。一代代的学生不是因学习成绩不好考不上高一级学校,就是村民们落后的观念使大部分孩子失学而走上打工的道路。村里要找个当会计的人也很难。什么科学种田、谋求第二职业等等,就更谈不上了。这使我深深认识到,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培养一代一代适应时代需要的合格公民。所以从教书的第一天开始就下定决心,扎根山区任教,我选择的第一站,就是我的家乡乔家塌村。
在家乡两年的教学中,由于自己尽心尽责,教学成绩大大提高,看到学生取得的成绩,听到领导的表扬和群众的称赞,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教师的光荣与乐趣。两年中,我的大部分田是村民们给我耕、给我种。在我调离本村的时候,既有领导的挽留,又有乡亲和孩子们依依送别,此时,我被他们感动了,我扎根山区任教的决心更足了。
调离我的家乡后,我在青楼中学任教13年、暖泉中学(今中阳四中)任教15年。这二十几年中,随着社会的改革、开放、商品经济社会的到来。我扎根山区的信心也曾经动摇过,也想过调进城里,自己为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但自己又想,能调进城里吗?再者,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我不为家乡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那又让谁来农村呢?家乡的孩子我可以丢下不管吗?我扎根山区的志向就这样中途放弃了吗?再说,自己的孩子在农村念书不一定就成不了材,关键是如何教育他们的问题,所以我再次下决心,在农村扎根到底。
我有三个孩子,说实话,我多么希望我的孩子有位好老师,能让他们学好知识,个个成材。但我又想,普天下的父母不也都是这样想的吗?所以我下定决心,要把我的学生教好,要对得起他们的父母。因此我在近三十年的教学中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同时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获得了很多荣誉。仅县级奖励就有十多个,现在是县学科带头人。
三十多年的教学中,使我体会到农村的孩子是多么的诚实、多么听话而又可爱。农村的乡亲是多么的忠厚、多么可亲而又可敬。农村的生活贫困、教育落后,又急需许多立志山区教育的教师来改变现状。同时,在教学中我也得到了很多乐趣与回报,增长了很多知识。看到孩子们个个茁壮成长,想想我的学生遍布祖国各地,我收到的每封信件及贺年卡,真是高兴极了!我想,我活得充实,活得开心。我想,在山区当一名教师很好。
同行们,让我们为了下一代的成长,扎根山区、在山区任教。为改变山区落后的教育现状而努力奋斗吧!
最后,谢谢各位领导、各位同行。
在优秀山区教师颁奖大会上的讲话
中阳县金罗镇沟底小学 翟探生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大家好!
今天,中国计算机学会赠给我们一万元。给我们提拱无偿的计算机培训服务。让我们这些老教师能够走出中阳,感受生活。并不断充实自我、提升自我。
能够参加这样的一次大会,我感到非常荣幸。这里,我代表全县的老教师向给予我们无私帮助与深切关怀的中国计算机学会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是一名在金罗镇沟底小学工作了三十多年的老教师。三十年余来,面对一孔孔窑洞教室,面对无水、无电、无任何通讯设备的自然条件,我默默无闻、勤恳工作。把所有的精力都倾注于我的每一个学生身上,送走了一批学生,又迎来了新一届学生。不知不觉中已度过了我的大半生。刚参加工作时,许多亲戚朋友劝我想想办法,到条件比较好的学校去教书吧!但是,我从没有想过要调动工作。因为,我是山里人,是大山的儿子。山里的父母把我养大,我深爱着大山,爱大山里老实、纯朴的父母,更爱大山里天真、活泼可爱的孩子。从小在山里长大,我深知山里的孩子需要知识,向往大海,渴望走出大山,走向世界。更渴求得到给予他们翅膀的老师。因此,几十年来,我想方设法,教给他们知识让他们明白了应该怎样做人。使他们学会了自立、自强、勇于拼搏勇于超越现实。几十年过去了,他们都飞出了大山,飞到了祖国各地。无论我走到哪里,都会有一声声亲切的问候与热情的招待。山里的孩子,永远也不会忘记帮助他们成长的老师。所以,虽然这里条件差些,工作辛苦些,但是,我感到幸福、感到值得。因为有一批时刻想念我、永远不会忘记我的学生!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将一如既往、竭尽全力,坚守自己的岗位,继续为山里的孩子贡献自己的爱心!
谢谢大家!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