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1月10日晚,在朝晖主席召集下,YOCSEF在北京中关村尚茗咖啡厅举办了一次的CLUB活动。由于近期没有组织过CLUB活动,所以即使是北京初冬刺骨的寒风也没有能够影响大家的热情。赶来参加活动的人“络绎不绝”,最终共有22人到场:YOCSEF北京学术委员朝晖、子德、振宇、晓东、华东、孟丹、王钧、风云、贵驷,荣誉委员明树、陈榕、王沁、卫清,CCF新聘YOCSEF秘书雪梅,其他参加活动的受邀者有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工程技术管理处处长刘欣然,清华大学《计算机教育杂志社》执行主编奚春雁、记者钱飒飒,北京理工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贾云得,思维动力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徐进连,中科院自动化所陶建华,清华大学出版社薛慧以及YOCSEF研究生分论坛委员北京大学计算机系研究生田敬。
在例行的与会者自我介绍之后,大家边吃边谈,大会小会一起开,气氛十分热烈。在充分交流和讨论的基础上,讨论了如下几个问题:
- YOCSEF 12月份的论坛如何办
作为执行主席,卫清首先谈了关于YOCSEF 12月份论坛“国家IT产业投入效益如何”的论坛思路,并希望大家能献计献策。明树提出了两种方案,一是从宏观上讲国家IT投入的产出效益;一是从一个有代表性的点切入,比如CPU,由CPU看国家IT投入的效益。风云与朝晖建议,请国务院信息办副主任杨学山、中科院计算所所长李国杰作论坛的演讲嘉宾,从不同的角度讨论其内容。与会者还提出目前拟定的论坛题目有些不妥,建议进行适当调整;在论坛的组织形式上与会者也建议可以考虑以嘉宾讨论为主,执行主席把握讨论的内容,切忌跑题。
- YOCSEF今后的论坛如何办
由上述论坛的举办推广开来,与会者进一步就YOCSEF今后的论坛如何办、活动如何搞发表了各自的看法。我们的前前前前主席明树尖锐地指出,YOCSEF的活动应该体现出YOCSEF的精神,要高端化;不应该为办论坛而办论坛,为搞活动而搞活动,这样的结果是大家在论坛上大侃一通后,没有任何结果,没有对国家、对社会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应该提高YOCSEF论坛的水平,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此论坛要精心准备,演讲嘉宾要有很高的水平和影响力,围绕一个重要问题可以举办一系列的分论坛,最终就这个问题形成YOCSEF的“观点”。YOCSEF要有活力,不能总是一些老面孔,但也不能阿猫、阿狗都可以加入。总的说,要提高(或称保持)YOCSEF的水准,而且要不断有所提高。原来YOCSEF是给年轻人提供发表见解的机会,现在要提升一步,要使YOCSEF发出的声音对我们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发挥积极的作用。
活动结束后,大家合影留念。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