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6月24日(星期五)晚上10:30-11:30,YOCSEF广州在东莞东城国际大酒店7楼召开了AC全体委员会议。参加人员有:刘才兴、陈启买、汤庸、常会友、袁华强、陈黎明、李洛、李心广、徐海水、明仲和谢洁锐。由于因紧急公务和出差在外,其余6位委员未能出席本次会议,会议内容将另行通知。
本次会议有四个议题:通报哈尔滨年会情况,申请增加AC委员,论坛布置和下次会议议题讨论。
1.通报2005年哈尔滨年会情况
首先,刘才兴传达了2005年5月22日在哈工大举行的YOCSEF 2005年年会会议的主要内容。年会主要是对上届工作的总结,以及新主席以“保鲜”为主题提出新一年的工作设想。
刘才兴也给大家带了好消息,YOSCEF广州上届秘书张见威由于工作认真出色,光荣地被大会评为了优秀秘书(共评了5个)。
就胡事民主席YOSCEF如何保鲜的年会报告,到会的委员各抒己见,进行了一次热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认同,YOSCEF广州应该在严格遵守规则的同时,把握在IT技术发展、IT人才培养、产业发展等主要议题开展活动,加大媒体的宣传力度和保持创新活力。委员们为YOSCEF能够保持活力出谋划策,提出了很多建议,摘要如下:
发动行业中愿意奉献的名人名家积极参与YOCSEF的活动
继续推动教育和企业的交流
追求科技进步,促进IT产业
鼓励委员参加外地活动
2.增加AC委员
会议讨论了广东省软件行业协会秘书长黄跃珍申请加入AC的事宜。黄跃珍积极参与YOCSEF活动,对YOCSEF活动也给予了很多的支持,加入YOCSEF之心十分热切,大家对其比较认可,同意其加入。所以经过会议讨论决定,将向YOCSEF提出申请增补黄跃珍为AC委员。
目前YOCSEF广州的委员人数达到了17人,已超出了YOCSEF规定的15人,还会有更多的人士要求加入。YOCSEF广州已经向北京总部提出设立“候补机制”,希望在广州作为这个方案的试点。总部的已经对此方案表示肯定,表示只要是有益于YOCSEF的制度都支持。
YOCSEF广州将进一步实践“候补机制”,即在保持一定AC规模的情况下,经可能地吸纳各种热心推动科技进步的人士为“会员”,然后根据其表现逐步推为AC委员。大家积极响应刘才兴提出的推荐本单位或熟悉的名人名家(特别是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和年青的科技人才为会员的建议。
3.布置研讨会
25日将在东莞举行主题为软件产业基地发展战略的研讨会,大部分准备工作已经安排妥当,为保证研讨会能顺利圆满进行,本次会议对相关事宜做了最后的确定和调整。原请本东莞市主管科技的副市长冷晓明致词的安排,因冷市长出国考察而取消;执行主席郑文丰(广东省科普信息网络中心主任)因出差杭州未能履行其职责。执行主席袁华强执行主席表示将充分控制好会场节奏,让演讲者高高兴兴上台,欢欢喜喜下来。由于会议时间的限制,特邀嘉宾演讲时间也做了大概的限定。
4.本年度计划活动计划
最后,大家就下一次活动安排进行讨论。主要包括时间、地点和议题的商议。由于最近两个活动都在外地(深圳和东莞),所以下次活动的地点确定为广州。至于开展的形式,尽管本分论坛的特色是科技论坛,并取得很好的效果。但考虑达到活动形式多样化问题,大家认为下次活动可以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邀请什么人做专题报告,讨论结果认为不要极限于本省,要广泛吸收国内不同的先进学术思想。各个委员表示所在单位下半年将有各种学术交流,到时可以预先联系来广州的专家学者,争取邀请一些院士。对于专题内容,要求与时俱进,具有一定的先进型。所以也有委员提议邀请一些博士参加分论坛的活动,将其最新的研究向大家介绍,大家表示赞同。
经过讨论,初步确定了一个主要议题:消费电子应用和发展。并将联合广东省件行业协会所支持的嵌入式公共服务技术支持平台主要合作一起协办该活动。具体的安排再安排会议确定。
由于资源的限制,活动的具体时间、内容等很难确定,只是初步拟定在2005年10月和12月各开展一次专题论坛,2006年4月开展一次讲座。
YOCSEF广州供稿
2005年6月24日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