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F第六届理事会理事王选院士的不幸去世令学会同仁十分悲痛和惋惜,几天来,不少会员纷纷写下追思文章,或前往北京大学百年讲堂吊唁,以各种方式纪念和缅怀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和宽厚的长者。2006年2月18日上午,中国计算机学会在计算所召开王选院士追思会,理事长李国杰、副理事长王珊、秘书长杜子德、前任秘书长史忠植等都到会并发言,YOCSEF学术委员会委员、委员、学会同仁、王选院士生前的学生、报社记者,以及学会专职工作人员二十余人参加了追思会,与会者回顾了与王选院士在工作、学习中发生的点点滴滴的事情,赞扬他求真务实、坚韧不拔、敢于创新、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和人格魅力,王珊说“我们悼念他的最好方式是学习他的优秀品质”。
一、跨越创新的典范和敏锐的洞察力
大家谈到最多的是王选院士自主创新、勇于超越的科学精神,和他敏锐的战略眼光。李国杰理事长指出,王选是一个勇于跨越的典型,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就是超越了二、三代,直接开发的第四代技术,几乎跨越了四十年,我们怀念他,应该学习他的精神。YOCSEF荣誉委员阳振坤博士曾经是王选院士的博士生,他说“王老师具有很好的发展眼光,我做出的一点成绩,就是王老师发展眼光的结果,能在很早看到一样东西必能成为必然。”王院士的另一名博士生潘爱民提到,95、96年,王老师和他的夫人陈堃銶老师就看好SGML的前景,SGML后来简化成为XML,这几年已经变成web上的数据标准。YOCSEF委员、来自浙江大学的冯结青回忆说,他曾就博士后工作问题和王老师联系过,王老师亲自和他谈话,那时方正在准备搞活动影像,而在96、97年间,国内还不讲究自主搞动漫。在谈到王选院士对于技术发展的敏锐的洞察力时,曾经聆听过王院士报告的YOCSEF委员、来自清华大学的陈文光说,他对于王老师报告中印象很深的一点是,王老师讲他在学生时读了许多论文,在工作之前就把许多内容搞清楚了。正因为王选院士阅读了大量的论文,清楚知道行业的走向,才能够创新,使得他对技术发展的前瞻性勿庸置疑。相比之下,我们很多人对别人做的东西搞不清楚。
二、为人的楷模,令人尊敬的学者
很多与会者谈到王老师平易近人、关心他人的高尚品格。冯结青回忆说,当年在联系博士后研究工作时,王老师亲自给他打电话,并且个人出机票钱让他来北京面谈,王老师希望他加入方正的工作,但是电话里告诉他,你来与不来,与路费无关。潘爱民在刚参加工作的前几年中,有一段时间身体不好,一次王老师托秘书转来一张剪报,上面写着请转交潘爱民,是关于乙肝治疗的广告。计算机学会工作人员余遐谈到,在2000年时,因工作需要请王老师签字,他不仅耐心地签了三种格式的名字备用,因天气下雨,她的雨伞出了问题,王老师还关心地询问是否需要更换,还让秘书给她准备,非常平易近人。YOCSEF学术委员会委员,来自清华大学的汪东升回忆说,他曾经对王选老师写的《软件工程》一书有一些看法,于是写了大约半页纸的想法寄给了王老师,结果王老师亲笔写了两页的回信,谈到《软件工程》一书是他几年前工作的亲身体验,但是软件发展得很快,建议他要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YOCSEF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理工大学贾云得回忆说,有一次他作为鉴定组的成员参加一个项目鉴定,当时王选老师身体不好,可以不用亲临现场,幕后指导就行了,但他还是亲自到场工作。
三、坚韧不拔、十年磨一剑的科学作风
王院士踏踏实实做研究、甘于寂寞、十年磨一剑的科学作风成为许多与会者学习的榜样。王珊在发言中赞扬王选院士十年磨一剑,踏踏实实做研究,因为真正的创新不可能几天,而可能是十年、二十年。YOCSEF学术委员会委员、来自国家信息中心的单志广说,虽然没有和王老师有直接接触,但是通过媒体的报道,他觉得从做人的角度,王老师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不能浮躁,多做实事,要把他的精神融入到我们的工作中去。作为王选院士曾经的学生,阳振坤和潘爱民在谈到导师的优秀品质时不约而同提到一点就是专注和执著地做一件事,他的研究从70年代一直坚持到现在。史忠植回忆说:开始搞激光照排时,当时的电子部不同意,王选坚持搞,经过十几年,证明激光照排是正确的。
四、不拘一格选拔和培养人才
王选院士非常注重年轻人的培养,而且身体力行,潘爱民说王老师选人很严格,他会和这个学生原来的导师核实,很细致,选拔出一批人。杜子德谈到,在YOCSEF成立后的第一次论坛上,王院士就作为特邀讲者,给青年科技工作者做报告,后来,还多次参加这类的活动,对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培养和扶持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与精力。王院士还给年轻人提供很多机会,也给他们压担子,阳振坤在34岁时就成为第一批长江学者。
科学时报记者计红梅说,究竟王选院士哪些品质是最重要的?怎样能使更多的人成为王院士那样的人?YOCSEF学术委员会主席、来自清华大学的胡事民说:“王选老师给我们许多启示,1)做有用的学问,我们应该反思自己的科研选题和我们博士生的选题。2)坚持在第一线做科研。3)培养年轻人的心胸。4)担当社会责任。王老师有很多著名的话,敢说真话,热爱公益事业。他身上体现的是创新的精神和科学家的良知。他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史忠植、阳振坤、潘爱民、杜子德等都认为,做人正直、做事执着、谦虚和团队精神、科学道德,他的这些精神是绝对要弘扬的。大家纷纷表示,我们缅怀、追思王选院士,应该学习他的这些优秀品质,并落实到我们日常的工作中去。李国杰理事长建议把学习王选院士的事迹和在计算机学术界抑制浮躁、净化科研风气、制定道德公约结合起来。
会后,大家前往北京大学百年讲堂,吊唁王选院士,并在留言簿上留言。
摄影:罗进

图片1 追思会现场

图片2 李国杰理事长在追思会上发言

图片3 与会者在会后合影

图片4 在北大百年讲堂吊唁王选院士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