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广州分论坛
CCF Young Computer Scientists & Engineers Forum-Guangzhou Branch
CCF YOCSEF广州
于2014年12月24日(周三)下午3:30-5:30
在广州大学城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B3-213举行
专题报告会,敬请光临
报告会主题
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报告会
“大数据”是继“云计算”之后,在信息科技领域出现的一个研究热点。在模式识别领域,如何把握大数据所带来的机会呢?本次论坛很荣幸地邀请到来华为(香港)诺亚方舟实验室和美国Temple大学的学者介绍他们在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方面的一些成果。
12月24日,让我们相聚广州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一起来探讨模式识别和机器学习的发展。$$
诚挚邀请各位同仁参加,期待您的光临!
主办: CCF 广州分会,CCF YOCSEF广州,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
程序
下午3:30-5:30 报告会 (英文PPT,中文讲解)
特邀讲者:凌海滨,副教授,美国Temple大学副教授
演讲题目:High-order Tensor Analysis for Groupwise Correspondence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Computer Vision
特邀讲者:江焯林,研究员,华为(香港)诺亚方舟实验室
演讲题目:Visual Recognition via Submodularity and Sparse Representation
执行主席:许勇,教授、博导,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余志文 教授(先上岗)、博导,华南理工大学,CCF YOCSEF广州AC委员,IEEE, CCF,CAAI高级会员,CCF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专委会委员,CCF数据库专委会委员,CCF计算机视觉组专委会委员
徐雪妙 副教授、硕导,华南理工大学,CCFYOCSEF广州AC委员, IEEE、ACM member,广东省计算机学会理事
参加人员:有兴趣者。
温馨提示:本次不作交通安排,参会人员需自行前往。晚餐自理,给您带来不便,请见谅。
特邀讲者 凌海滨 美国Temple大学副教授
Haibin Ling received the B.S. degree in mathematics and the MS degree in computer science from Peking University, China, in 1997 and 2000, respectively, and the PhD degree from the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in Computer Science in 2006. From 2000 to 2001, he was an assistant researcher at Microsoft Research Asia. From 2006 to 2007, he worked as a postdoctoral scientist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After that, he joined Siemens Corporate Research as a research scientist. Since fall 2008, he has been with Temple University where he is now an Associate Professor. Dr. Ling's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computer vision, medical image analysis,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nd machine learning. He received the Best Student Paper Award at the ACM Symposium on User Interface Software and Technology (UIST) in 2003, and the NSF CAREER Award in 2014. He has served as an Area Chair of CVPR 2014 and as a Guest Co-Editor for Pattern Recognition.
特邀讲者 江焯林 华为(香港)诺亚方舟实验室研究员
江焯林,华为(香港)诺亚方舟实验室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是计算机视觉及机器学习。2010年获得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2010年-2012年,美国马里兰大学高级计算机研究所研究科学家 (Research Scientist)。2012年,所著论文“discriminative dictionary learning with pairwise constraints”获得亚洲计算机视觉学术会议(ACCV 2012)最佳学生论文奖。担任模式识别领域国际顶级期刊《Pattern Recognition》special issue客座编辑, CVPR、ICCV、ECCV、ACML、Eurographics等重要国际会议的程序委员会委员,《TPAMI》、《TIP》、《CVIU》、《TMM》、《TNNLS》等重要期刊审稿人。已发表文章30多篇,其中包括发表在国际顶级会议和期刊(包括CVPR、ICCV、NIPS、TPAMI)的文章有12篇,被引用次数已经超过700次。
执行主席 许勇 教授
许勇,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2009 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际IEEE会员,ACM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IEEE广州分会副主席,广东计算机学会副秘书长,广东省“千百十”省级培养对象,“广东省大数据分析与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华南理工大学“视听觉与服务计算”学术团队带头人。1993、1996和1999年分获南京大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是:视觉计算、模式识别等。近年来,主持和参与了2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863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发表科研论文83篇,其中SCI一区论文和中国计算机学会A类学术会议(ICCV、CVPR)论文8篇。
执行主席 余志文 博士
余志文,博士,现为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先上岗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兼职教授。IEEE高级会员,CCF高级会员,CAAI高级会员。余博士于2008年在香港城市大学计算机系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在香港理工大学电子计算系做过博士后研究。余博士主要从事数据挖掘、机器学习、模式识别和生物信息学方面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近90篇,其中SCI论文39篇,包括17篇IEEE Transactions系列(第一作者11篇),如:TEC, TMM, TSMC-B, TCBB, TCSVT, TNB等。在SIGKDD、SIGMM、ICME等国际会议发表论文,1篇论文获国际会议ICMLC最佳论文奖。余博士目前是计算机学会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专委会委员、数据库专委会委员、多媒体技术专委会委员、计算机视觉组专委会委员和青年工作委员会通讯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机器学习、粗糙集与软计算专委会委员。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1),广东高校“千百十人才培养计划”省级培养对象(2014)、获得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13)。更多信息见个人主页:www.hgml.cn/yuzhiwen.html。
徐雪妙博士
徐雪妙,博士,华南理工大学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现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广东省计算机学会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广州分论坛资深委员,IEEE、ACM和IEEE Computer Society member,2011年获选为首届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徐博士于2009年在香港中文大学计算机系获博士学位,之后多次在香港中文大学计算机系担任客座研究员,以及在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系担任博士后研究员。担任众多国际知名顶级期刊审稿人(如SIGGRAPH,TOG,TVCG等)和国际会议的分会主席,国基和省基的通讯评议专家。徐博士主要从事计算机图形图像、视觉和模式识别等方面的研究。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18项,其中主持国家、省级、产学研和国际合作项目13项,参与深圳市重点实验室和香港研究资助局RGC项目5项。发表SCI/EI/Book chapter文章近20篇,其中1篇(第一作者)被评为香港中文大学最具代表性科研成果之一,在香港举行新闻发布会,10多家主流媒体报道该成果;1篇(第一作者)获得国际博士论坛最佳报告奖(Best Presentation Award);2篇(第一作者)发表于国际图形领域最顶级会议SIGGRAPH和SIGGRAPH Asia,并被图形领域唯一一区刊物ACM Transaction of Graphics所收录。
1. 会场方位图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B3-213

2.交通
Ø 乘公交(381,382,387,大学城专线1,2,3等)至华工站,然后步行至图书馆正门,从图书馆正门对着正校门笔直走,即可到达。
Ø 乘公交(380A,380B,380路环线,番201等)至华工正门站,进入校门,直走往右,即可到达。
Ø 自驾,终点是外环东路华工正门站,进入校门,直行往右,即可到达。
3.餐厅
可选择在第一、二食堂或者精通餐厅就餐。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