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提出要完善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深入推进校企合作,推动大学组织创新,探索建设一批与行业企业等共建共管的产业化学院,建设一批集教育、培训及研究于一体的区域共享型人才培养实践平台。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建好现代产业学院,提供高质量人才支撑》中指出:现代产业学院是培养面向未来,立足当下的应用型人才的一个计划。占全国的90%以上的省属地方大学,都有机会、有条件来竞争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
同时我们看到,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作为新工科建设的一项战略布局,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高校组织模式的变革、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路径正处于“野蛮生长”期,大家都摸着石头过河。
现代产业学院,是不是高校向应用型转型的“必然之路”?专业、课程、教材、技术、实践、教师如何服务高素质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围绕上述论题,12月12日CCF YOCSEF杭州分论坛将组织技术论坛“现代产业学院,高校向应用型转型的’必然之路‘?”,邀请多位现代产业学院领域的嘉宾,针对上述问题展开思辨讨论。
议题一: 高校向应用型转型过程中,产业学院是不是当前“最好”的选择?
议题二:产业学院对接的产业如何寻求,是不是所有产业都能做产业学院?
议题三:产业学院的运行机制该如何健全?
陈晓平,宁波工程学院杭州湾汽车学院,执行院长
博士,教授,宁波工程学院杭州湾汽车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执行院长,浙江省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可靠性工程分会委员,中国制冷学会车辆热管理分会委员,浙江省电机动力学会理事,宁波市杭州湾新区科协兼职副主席、高层次人才联谊会副会长。多所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入选浙江省首批青年科学家、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51人才工程、宁波市领军拔尖人才工程。主持国际科技合作交流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20余项;发表SCI、EI检索论文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2项,浙江省教科研先进个人、宁波市优秀教师等奖励20余项。
朱天宝,奇安信科技集团产教融合部,总监
奇安信科技集团产教融合部总监,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理事,奇安信集团网络安全产业学院项目负责人。
汪国华,台州科技职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院长
主要从事数学建模、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方向。领导成立了安恒信息产业学院、深信服产业学院,组建了台州反网络犯罪育训基地(产业学院)。近年来发表核心论文10余篇,其中2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带领学生获浙江省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浙江省大学生网络与信息安全大赛一等奖2项等。
副教授,台州学院计算机系主任、网络空间安全产业学院副院长,入选台州学院“青年英才”和台州市“211人才”,任浙江省计算机学会理事,浙江省计算机应用与教育学会理事,浙江省综合性评标专家,浙江、重庆、河北、海南、四川等8省市科技厅评审专家;主持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项、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1门、省实验室工作研究重点项目1项、省课程教学改革项目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项。出版教材5部(1部入选省“十二五”优秀教材),发表论文30余篇。
浙江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4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16-2018年挂职教育部学位中心,担任系统开发部门负责人,并组织实施首次全国专业硕士学位水平评估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物联网、嵌入式操作系统以及内存优化。在国内权威计算机类期刊《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以及SCI期刊JCST、IJDSN、WCMC发表论文数10篇,并担任《计算机学报》审稿人。近三年来,获得5项发明专利授权。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科院先导研究计划等6个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