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论坛 > 桂林 > 新闻动态
CCF YOCSEF桂林举办观点论坛 | 新质生产力视角:科技特派员制度如何深耕企业可持续转型沃土
2025-08-28 阅读量:0 小字

科技特派员制度诞生于基层实践,是我国一项重要的人才下沉与科技服务基层的制度创新。为了进一步探寻科技特派员制度赋能企业可持续转型的深度融合之道,2025823日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CCF YOCSEF)桂林分论坛在桂林理工大学举办新质生产力视角:科技特派员制度如何深耕企业可持续转型沃土观点论坛。


图片


本次论坛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CCF YOCSEF桂林学术委员会承办,并得到桂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飞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和桂林三只小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共同支持。论坛特别邀请桂林市科技情报研究所所长兼桂林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张树斌(企业科技特派员)以及桂林理工大学郑辉林博士(企业科技特派员)担任引导嘉宾。本次论坛汇聚了三十余位来自政府、企业与学术界的代表,包括桂林市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局长董冰、CCF YOCSEF广州代表刘同来,中兴通讯桂林分公司、中国铁塔桂林分公司、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赛联信息科技股份、蓝港科技、久为信息科技、瑰秀农业科技、博唯信息科技、泛微网络科技、智天德工程咨询、宝信软件等企业代表,以及来自桂林、柳州、南宁等多地高校教师。本次论坛通过多方视角的碰撞,深入探讨了科技如何真正落地、如何帮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等现实问题充分体现了科技特派员制度连接上下、服务产业的枢纽价值。


图片


论坛伊始, CCF YOCSEF桂林现任主席邱斌(企业科技特派员)介绍了CCF YOCSEF的文化理念与桂林分论坛的发展历程,执行主席罗运红、梁应毅(企业科技特派员)对本次观点论坛的背景进行了介绍。


图片


本次论坛主要分为引导发言和议题思辨两个环节。在引导发言阶段,两位嘉宾从不同维度剖析科技特派员制度如何深耕企业可持续转型沃土。


引导发言企业科技特派员相关政策解读


张树斌从科技型企业认定、创新平台建设、科技奖励申报、财税奖补政策四个维度展开深度剖析。结合服务企业工作实际具体案例建议企业学好用好科技创新政策加强产学研合作创新发展之路


图片


引导嘉宾二:《政-高校-企业三位一体的协同之道》


郑辉林指出当前企业转型的三大痛点:技术供需错配、创新资源分散、长效机制缺失。他强调“三位一体”协同创新,本质是生产关系的系统性重构。政府以“有为之手”优化制度供给,高校以“开放思维”打破学科壁垒,企业以“长期主义”投入技术研发,方能实现“1+1+1>3”的聚合效应。


图片


思辨交锋:破解制度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论坛下半场进入思辨环节,围绕三大核心议题,现场交锋热烈、观点碰撞不断:


图片


思辨议题一:现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在实践中面临哪些挑战?


来自政府、企业、高校的与会者结合实践,犀利指出当前机制中存在的现实瓶颈:


·政策上热下冷,基层动力不足:虽然政策强调全覆盖,但部分地方因财力有限难以配套补贴,导致服务覆盖缩水;


·人才结构偏科,难以匹配复合需求:当前高校科技特派员队伍结构存在显著不均衡现象,多数人员集中于机械、化工等传统工科领域,而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兴前沿学科中,人才占比较低。这种“偏科”现象导致人才供给与当前产业融合化、跨领域的复合型需求难以有效匹配。


·企业不敢说不要,匹配机制待优化:政府派单式分配,企业常因不敢拒绝而接受非对口专家;中小企业出于保密顾虑,往往讳疾忌医


·激励短期化,缺乏容错环境:现有激励难以支撑长期创新,风险共担机制缺失,导致试错成本高、持续创新难。


这些困境折射出科技特派员制度从纸上地上的转化瓶颈。破局的关键,在于建立需求导向的动态匹配机制、构建跨部门资源协作平台,并设计长期激励与试错保障机制,真正实现派得准、接得住、可持续


图片


思辨议题二:如何打通企业与技术供给的匹配屏障


围绕这一关键问题,现场嘉宾从机制、平台与协同等多角度展开热烈讨论,形成以下共识:


·建立“双向翻译”机制:破解企业“说不清需求”和技术方“听不懂场景”的沟通困境,实现需求与技术的精准互译;


·搭建动态对接平台: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利用数字化工具实现技术供需实时匹配,提升对接效率和覆盖面;


·创新组织与激励模式:推行“企业出题-政府立题-协同解题”的攻关机制,并通过“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契约设计平衡各方权益,激发合作动力。


通过制度创新、平台赋能与生态培育三位一体,才能真正将技术的“潜在势能”转化为企业创新的“实际动能”。


图片


思辨议题三:如何让科技特派员有动力、能服务、可持续


现场讨论热烈,嘉宾从激励、赋能、保障等多维度提出建设性意见:

· 强化激励体系:构建“物质+精神”双轮驱动,包括技术转化收益分成、科技特派员星级评定等,增强获得感和荣誉感;

· 加强能力与资源支持:建立科技特派员专属资源包,整合需求数据库、实验室资源、政策工具等,支持其持续成长与服务;

· 优化匹配与服务模式:运用大数据和能力标签库实现精准匹配,支持弹性服务方式,提升服务针对性和效率;

· 完善风险保障机制:设立风险补偿基金和技术保险,为科技特派员提供容错空间,降低创新试错成本。

最终,通过系统化的激励-赋能-保障机制,将科技特派员个人成长与国家创新战略有机结合,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驱动的良性生态。


图片


思辨环节结束后,CCF YOCSEF桂林现任主席邱斌在总结中指出,本次论坛聚焦于“科技特派员”这一扎根广西实践的重要机制,为破解企业转型难题提供了多元的视角和可行的路径。他呼吁更多青年科技工作者积极加入科技特派员行列,深入地方、贴近产业,将技术能力切实服务于区域经济主战场,也欢迎大家持续参与YOCSEF桂林后续系列活动。


本次论坛是CCF YOCSEF桂林“承担社会责任”、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的一次务实行动。未来,桂林分论坛将进一步推动科技特派员制度在基层落地生根,引导青年科技人才面向地方、走进企业,在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实现技术价值与自我成长,为广西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持续注入创新活力。


图片


撰稿:罗运红

摄影:刘曼雯&王建华&刘佳飞

一审:宣传部

终审:邱斌


热门动态
2022-11-20
2022年11月19日,CCF YOCSEF桂林分论坛在广西柳州翠柳园成功举办...
2022-11-29
我国文化和旅游产业正在迈入创新文化传承、重视游客体验度、文化...
2022-07-28
2022年7月23日,CCF YOCSEF桂林分论坛成功举办了2022-2023届...
CCF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