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论坛 > 桂林 > 新闻动态
观点论坛 | 低空经济腾飞之基:人才培养路径——学科重构还是能力本位?
2025-09-26 阅读量:0 小字

凝聚多方智慧、探索低空经济人才培养的可行路径。2025920日,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CCF YOCSEF)桂林分论坛在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航空宇航学院举办低空经济腾飞之基:人才培养路径——学科重构还是能力本位?观点论坛。

001


本次论坛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CCF YOCSEF桂林学术委员会承办,并得到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航空宇航学院、广西低空无人自主系统重点实验室、智能检测与信息处理实验室、北京软通动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广西(桂林)低空旅游研究院的联合支持。论坛特别邀请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胡泽民教授、广西军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钟建军以及桂林天擎无人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曹红兵担任引导嘉宾。

002


桂林高新区科技创新和人工智能局、桂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相关代表莅临指导,充分体现了地方政府对低空经济人才培育工作的重视与政策支持。CCF YOCSEF重庆分论坛亦派代表参会,分享成渝地区在低空经济产教融合方面的实践经验,助力跨区域协同发展。

论坛伊始, CCF YOCSEF桂林现任主席邱斌介绍了CCF YOCSEF的文化理念与桂林分论坛的发展历程,执行主席潘俊阳(现任副主席王建华(现任AC对本次观点论坛的背景进行了介绍。

003


004




引导发言:锚定方向,共绘人才培养新图景

图片

本次论坛分为引导发言与议题研讨两大环节。在引导发言阶段,三位嘉宾从政策、产业、教育不同维度,分享了对低空经济人才培养的前瞻性思考。

引导发言一:《认知低空经济新形态 盘活人才培养新范式》

泽民指出,低空经济具有“融合发展”的核心特征,需构建“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协同生态。他建议人才培养应突破传统专业路径依赖,采取“敏捷响应+整体激活策略,依托现有教育资源进行模块化重组;高校可根据区域优势实施战略聚焦,将人才培养深度嵌入地方产教城生态体系,并将ESG理念融入育人全过程,培养具有责任感与系统思维的复合型人才。

005


006


引导发言二:《低空经济背景下无人机应用场景及企业需求》

红兵强调,工业级无人机是支撑万亿级市场的关键,核心技术聚焦动力系统、智能平台、立体交通三大方向。企业人才需求涵盖算法开发、硬件设计、应用集成、装配调试、飞行操作五大类岗位,呼吁共建“科、产、教”实践教学基地,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实现人才共育、资源共享。

007


008


引导发言三:《构筑人才新生态:驱动低空经济从“合规起飞”到“产业腾飞”的核心》

钟建军系统梳理了当前产业对复合型技术人才、高端研发人才、适航管理人才、运营服务人才的迫切需求,分析供需适配空间主要源于学科建设节奏、实践能力培养机制与复合型路径设计的协同优化空间。他提出“三维一体”培育路径——以学科为基、能力为翼、产教融合为径,并分享“桂林展翼模式”在政企校协同育人方面的实践成果,为区域人才培养提供可借鉴样本。

009


010




论坛思辨:聚焦关键议题,共商协同路径

图片

论坛下半场围绕三大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与会嘉宾从多维视角出发,共同探讨优化低空经济人才培养体系的可行路径。

议题一:人才供给不足的核心矛盾是什么?——体系性缺失还是多重因素叠加?

与会嘉宾一致认为,当前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之间的适配空间,是教育体系、行业标准、政策协同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高校课程体系在对接低空经济复合型能力需求方面尚有优化空间,行业尚未形成统一的职业能力评价标准,地方在政策落地过程中也需进一步提升适配性与协同性。作为全国首批低空旅游试点城市,桂林亟需探索构建区域性人才供给适配机制,为产业规模化、特色化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部分代表指出,当前部分院校在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师资结构等方面仍需加快调整步伐,以更好响应产业演进节奏。同时,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仍有提升空间,需在政策引导、资源配套、合作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协同推进,推动校企合作由浅层对接向深度协同演进。此外,通过优化职业发展通道、增强岗位竞争力,可进一步提升行业吸引力,吸引更多青年人才投身低空经济领域。

011


议题二:培养导向的本质分歧 —— 学科与岗位脱节的根源在哪里?

嘉宾们分析指出,高校培养体系侧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与理论深度,而企业更关注人才的岗位胜任力与任务适配性,二者定位差异需通过机制创新加以弥合。在低空经济这类高度交叉融合的领域,建议推动课程模块化设计、项目实战化教学、师资双元化配置,促进理论教学与岗位能力有机衔接。

有代表建议,可探索“能力模块”灵活组合机制,赋予院校根据产业动态调整培养路径的自主权,提升人才的适应性与成长性。同时,鼓励高校通过纵向科研项目、横向技术服务等载体,搭建“教学—科研—产业”联动平台,推动师生深度参与企业实际需求,在真实项目中实现能力转化。

012


议题三:高校与产业协同的深层协同机制 —— 如何为“双轮驱动”提供制度保障?

围绕校企协同机制建设,与会嘉宾探讨指出,高校受限于现行教学评价体系与师资实践经验,企业则受限于投入周期与短期经营目标,双方需通过学分互认、师资共享、项目共建、收益分配等制度设计,构建稳定长效的合作框架。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代表分享了校企协同的实践经验:通过建设实训基地、组建无人机表演队,显著提升学生动手能力,部分成果已实现产业化应用;同时联合企业开展CAAC认证培训,并向公安、应急等单位推荐就业,有效促进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对接。也有代表提出,当前部分校企合作项目受限于实验室建设资金、设备资源匹配等现实条件,建议通过整合设备厂商、技术服务团队等社会资源,探索项目制公司”“联合研发中心等新型合作模式,实现资源互补、成果共享、价值共创。

针对中小企业在技术突破与人才培养中的资源约束,与会者建议可通过区域平台整合、共享实验室、联合培训认证等方式,降低协同门槛,提升整体生态活力

013


思辨环节尾声,执行主席潘俊阳总结:本次论坛是“问题解剖”与“路径共创”,与会者达成共识:

1、培养理念:向“能力本位+生态嵌入”转型,注重能力模块与区域产业耦合。

2、破局关键:构建“政-企-校-研-金”协同生态,形成闭环育人机制。

3、实施路径:短期“能力模块+项目实战”,中期“认证体系+学分银行”,长期“独立学科+交叉平台”。

4、桂林优势:发挥“低空旅游试点城市”优势,打造“低空人才特区”,探索区域培养范式。

014


本次论坛明确了低空经济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是构建政府引导、高校支撑、企业主导、市场驱动的可持续人才培养生态,为桂林乃至全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人才根基。未来,CCF YOCSEF桂林将持续搭建交流平台,引导青年科技人才成长,为广西产业注入创新动能。


撰稿:潘俊阳、王建华

摄影:罗运

一审:宣传部

终审:邱斌


热门动态
2022-11-20
2022年11月19日,CCF YOCSEF桂林分论坛在广西柳州翠柳园成功举办...
2022-11-29
我国文化和旅游产业正在迈入创新文化传承、重视游客体验度、文化...
2022-07-28
2022年7月23日,CCF YOCSEF桂林分论坛成功举办了2022-2023届...
CCF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