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是一种由民间发起的产业现象,涉及手机、数码相机、MP3等产品,其主要特点为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主要表现形式为通过小作坊起步,快速模仿等成名品牌。山寨产品以其极低的价格、繁多的功能、新潮的外观,得到了中低端消费者的青睐。山寨以摧枯拉朽的震撼力与病毒营销的感染力,彻底颠覆了传统的行业潜规则,建立了以山寨文化为基础的价值序列。同时,山寨更是“抄袭、仿制、盗版、质量无法保证、无售后服务”等的替代性词语。有学者认为,大量不良企业复制山寨模式,不利于企业创新,扼杀高新企业发展,而且会给产业链带来混乱冲击,严重干扰市场秩序。此次联动论坛正是面向这一现象,特意邀请了学术界和企业界的专家对此进行深入的讨论。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吴晓波教授详细的介绍了“山寨”手机从研发、生产到销售的整个详细过程,深入剖析了“山寨”手机能够生存并且快速扩张的原因并对其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信雅达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季白杨先生认为“山寨”是以模仿、大众化、低成本为核心理念,且山寨并非一个新兴事物,国人对高仿的LV、手表、服装等早以习以为常,为何到了IT业会突然成为一个热点争议话题,值得探讨。季白杨先生的报告分析了山寨的概念内涵、产生的背景及演化形式,并结合他自己在参与IT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体会,通过不同的视角深入分析了山寨对IT产业发展的影响。
最后,此次论坛在广大与会人员的热烈讨论中圆满结束。
(肖俊供稿)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