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冠疫情形式严峻,美国对外技术限制愈演愈烈,这些因素导致了国际局势的巨变。在这一特殊时期背景下,国内科技人员出国访问、国内学生出国深造、国外留学生来华访学、国际科研项目合作、国际学术会议举办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与调整。国际形势的变化对国内高校参与国际合作交流产生了很大的挑战,同时也为高校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带来机遇。新形势下,高校如何应对留学生招生、管理和教学中的挑战?科研人员如何适应新的国际合作交流形式?对于出国留学,高校毕业生应如何选择?
针对以上问题,2020年10月18日CCF YOCSEF济南成功举办了“特殊时期背景下,高校国际合作交流的挑战与机遇”线上观点论坛,本次论坛执行主席为CCF YOCSEF济南2018-2019年度主席陈贞翔、CCF YOCSEF济南委员杨晓晖,线上执行主席为CCF YOCSEF济南委员王九如、田杰。论坛分别邀请了济南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院长孙岩梅、启德教育山东区总经理蒋丽英、山东大学教授刘磊作为特邀嘉宾。
参会人员及引导发言PPT
孙岩梅院长做了题为“疫情形势下来华留学生现状及工作建议”的报告,就疫情形势下来华留学生招生影响、教学影响、管理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疫情常态化情况下对留学工作对策及建议。启德教育蒋丽英报告的题目为“新常态下,全球留学形势分析与展望”,介绍了新冠疫情进入常态化后,主流留学国家留学政策的变化,并对海外留学生学习、就业现状及前景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准留学生留学规划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刘磊教授做了题为“服务科技外交-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合作专项”的报告,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合作专项进行了介绍,并对申报基本条件、国际合作基础进行了政策解读,认为长期稳定的合作基础是申请该类项目的重要条件。
讨论思辨环节,论坛设置了“特殊时期背景下大量优秀毕业生由出国留学转为国内读博,这对我国未来人才的培养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后疫情时代,线上交流带来便利的同时是否会影响国际合作的质量和深度?”、“面对美国技术限制以及疫情的双重挤压,国内高校国际合作应如何突围?”三个议题。与会人员就三个议题展开深入辩论。
针对议题一“特殊时期背景下大量优秀毕业生由出国留学转为国内读博,这对我国未来人才的培养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有与会嘉宾认为各有利弊,人才留国内有益,国外技术进不来有弊,没有留学经历是弊,留人才不能靠疫情。部分嘉宾认为从高校教育角度,有没有人来深入进行科研工作方面来看,优秀毕业生由出国留学转为国内读博利大于弊,这样有利于积累更深的人才资源,利于提高科研水平。也有嘉宾认为从未来人才培养和国家层面来看,这种现象不利于全面培养人才,但从个人如导师的角度来看,有一定的有利因素。在这一问题上,所有与会人员基本达成共识,由于疫情导致大量优秀毕业生由出国留学转为国内读博,总体来说对我国未来人才的培养是弊大于利的,虽然从某些局部来看暂时有利于科研的进行和成果的产出。
针对议题二“后疫情时代,线上交流带来便利的同时是否会影响国际合作的质量和深度?”,部分嘉宾以自己同国外实验室的每周例会为例,认为从点对面的信息获取角度来说,线上交流的体验并不好,但是对于点对点的交流,比如同国外科研人员一对一的交流讨论来看,线上交流非常方便,不会影响科研讨论的质量和深度。同时嘉宾也指出,对于实验学科,由于依赖实验设备等因素,线上交流会对国际间的科研合作造成不利的影响。也有嘉宾认为线上交流的质量和深度是和参会人员的态度有关。总体来说,线上交流拓宽了国际合作交流的广度,在交流的深度方面会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但同时也与参与者自身有关,而线上只是一种交流方式。
针对议题三“面对美国技术限制以及疫情的双重挤压,国内高校国际合作应如何突围?”,有嘉宾认为国内高校可以从与欧美国际合作拓展到同非欧美国家的国际合作。也有嘉宾认为,从国家角度来说,面对美国技术限制,国内高校应做好原创性研究,解决卡脖子问题。最后,与会人员基本达成一致,针对这一议题,国内高校应该加强多边合作,巩固与欧美合作交流的同时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合作,另外,国内高校要练好内功,自力更生,做好原创性研究,把自身的科研水平提上去。
本次论坛历时三个半小时,从各个层面对“特殊时期背景下,高校国际合作交流的挑战与机遇”进行了讨论,形成如下观点:
1.线上交流拓宽了国际合作交流的广度,在交流的深度方面会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但同时也与参与者自身有关,而线上只是一种交流方式。
2.由于疫情、美国技术限制等导致大量优秀毕业生由出国留学转为国内读博,从某些局部来看暂时有利于科研的进行和成果的产出,总体来说对我国未来人才的培养是不利的,国内高校应该加强多边合作,巩固与欧美合作交流的同时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合作,同时要练好内功,自力更生,做好原创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