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F YOCSEF南京成功举办
“大学生人工智能新工科体系的对策与思考”专题论坛
时间:2018年8月27日
地点:南京邮电大学仙林校区计算机学科楼一楼报告厅
论坛执行主席:
桂冠,南京邮电大学, CCF YOCSEF南京学术秘书
周剑,南京邮电大学, CCF YOCSEF南京副主席
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跨学科课程体系,鼓励交叉融合和工程实践学习,对与新工科建设和AI交叉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那传统高等教育应该怎么变革,以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需求? 如何建立人工智能新工科?如何设置课程体系?如何与工程实践相结合?
为此,CCF YOCSEF南京于2018年8月27日,组织了国内人工智能领域的相关学者,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次论坛由CCF YOCSEF南京主办,由南京邮电大学承办,会议邀请了来自人工智能领域的多位嘉宾参加,包括南京理工大学肖亮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孙涵副教授,河海大学毛莺池教授,南京大学张建兵老师,南京邮电大学李云教授,南京邮电大学孙国梓教授,南京邮电大学刘天亮副教授,南京建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王继锋董事长、南京聚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吉旭董事长等。
在引导环节,首先是来自南京理工大学肖亮教授围绕大学生人工智能新工科人才的知识和能力体系,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1)新工科人才的能力体系核心是计算机科学;(2)技术发展倒逼了新功课课程改革;(3)新产业对人才有极大的诉求。最后他用一副对联结束了发言:“上联:MCU, CPU, GPU,悠悠青衿。下联:软件,硬件,中间件,件件精通。横批:师生之难。”
第二个做引导发言的是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孙涵副教授,他首先综述了国内外人工智能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现状,然后给出了自己的观点:(1)人工智能教育关注的应该是弱人工智能;(2)高水平人工智能人才需要数学基础好,计算/软件程序功底扎实,人工智能专业知识全面;(3)创办一流大学人工智能教育需要建设新的课程体系。与其在现有学科培养体系框架下修修补补,不如从头根据人工智能学科自身的特点进行建设。最后他介绍了人工智能培养方案编制的探索,并用“有多好的‘智能人工’,就有多好的‘人工智能’”结束了发言。
第三位来进行引导发言的桂冠教授则结合产业需求,介绍了自己实验室的产学研实践之路。分别介绍了智能水信息监测机器人、智能财务报销机器人、智能安全检测与预警系统以及智能5G通信核心技术。
随着引导发言的结束,论坛环节正式进入。来自学术界、产业界的七位嘉宾同时亮相,对是否要设置人工智能专业?人工智能是否会作恶?人工智能的发展是科学问题还是商业问题?人工智能大环境下如何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人工智能目前是否过热?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论坛最后,执行主席做了总结发言,并对各位嘉宾颁发了感谢牌。至此,本次论坛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