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以来,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已经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之一,并已成为一个热点研究领域。现阶段,人工智能赋教育有机遇也有挑战。2024年9月21日下午,CCF YOCSEF西安以“人工智能赋教育以何能?何以赋能?”为主题举办了观点论坛,本次论坛进一步针对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相关问题开展深入讨论。来自智能教育领域、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和知名互联网企业等专家学者,以及高校学生50余人共聚一堂参加了本次论坛。本次论坛也作为“第三届智能教育大会”(2024年9月20-22日)六大并行论坛之一,西安理工大学信息化管理处处长赵明华、西北大学许鹏飞教授共同担任了本次论坛的执行主席。
论坛分为引导发言、思辨、总结三个环节。会议开场主持人许鹏飞介绍了YOCSEF文化规则,赵明华介绍了本次观点论坛的相关背景。
在引导发言阶段,西安交通大学桂小林教授、上海师范大学林晓教授、西安博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冯斌先生分别发言。
桂小林的发言题目是“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大学计算机通识教育”,主要阐述了人工智能知识在大学计算机通识教育中的重要性,并指出了现代人工智能技术在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中所带来的便利、高效和新颖等显著优势;同时也指出了人工智能和计算机课程教育如何有效融合的相关问题,给出了未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计算机相关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和措施。
林晓的发言题目是“科学教育创新•数智融合-上师大人才培养模式深度探索与实践”,主要从卓越师范生人才培养的探索和实践,以及“数智人”支撑课堂快速部署与知识迭代两个角度阐述了目前上海师范大学人才培养模型和课堂教学创新的情况。展示了其研究团队在“数智人”支撑课堂教学的研究案例,并提出未来人才培养新模式以及人工智能新技术支撑课堂教学的观点和设想。
冯斌的发言题目是“基于内容中台的高校AI搜索应用探索与实践”,主要介绍了西安博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在高校教育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数据覆盖范畴、工程服务、AI服务体系、智能技术体系等,展示了企业的AI智能搜索应用工具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服务情况,以及未来研究和探索的新技术,例如:“数字人+师资智能体”等。
在思辨讨论环节,西安理工大学汤玉斐教授,西北大学袁新瑞先生,北方民族大学白静教授等与会人员积极参与了讨论。
思辨议题一:智能教育赋能“课堂”,课堂教学会急剧“降温”吗?新情景下如何创新互动方式?
智能教育工具辅助课堂教学后,是否会使得课堂教学缺少更多有效的人际互动和交流?课堂教学会“降温”吗?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新情境下,教师和学生如何创新互动方式?针对这一问题,参会嘉宾展开了激烈讨论。部分嘉宾认为智能教育工具赋能课堂教学,会使得课堂教学“降温”。因为目前数字教学滞留在热门课程的教学,场景创设不佳容易抑制教学效果;人工智能赋能课堂缺少了人与人之间的亲身交流,少了“人情味”;新形势下知识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或工具来获取,但获取的过程中少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茹园,刘斌,贾阳,张倩)。其他大部分嘉宾则有不同观点,通过AI赋能可以使课堂有更多的有效互动(表情和神态),以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AI赋能课堂是以一种新的形式去学习,智能课堂评价能够让课堂教学“动”起来,激发教师教学的动力。AI技术平台功能强大,教材数字化可以嵌入到教学平台中,弥补教师和学生时间不足的问题,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但是,智能教学的发展过程是曲折漫长的,未来课堂的评价分析反馈给教师,课堂教学会“升温”。(汤玉斐,袁新瑞,贾伟,冯冀)
智能教育新形势下的创新互动方式有以下建议:教师要积极改革课堂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可以通过手机进行互动,延伸阅读,让学生的关注度从“玩手机”转移出来。要增强学生知识的呈现能力,引导学生思考,提高教学效果呈现的个性化策略。此外,智能教育互动形式可以个性化,多样化。(白静,高远露)
思辨点2:智能教育促进or抑制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维能力?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能够提供便捷的知识获取途径,辅助大量的课堂教学和教育管理任务,那么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维能力是促进还是抑制?对于此问题,嘉宾认为:知识以网状结构存在,而智能教育正是通过改变认知规律,侧重于教授解决问题的思路,而非直接给出答案。如果学生只是一味的使用,而不加思考探索,那么智能教育将抑制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维能力;如果学生利用智能工具培养自身的纠错能力,引导质疑的精神,再结合自身学习的知识则可以促进自主学习和独立思维。要想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关键是老师能不能正确地使用这些智能工具。用智能技术组织教学内容,查阅资料,思考质疑,学习动机积极,获得能力提升,否则会产生负面影响。智能教育可以作为学生自我管理的一种工具,通过日常学习生活等的一系列指标,综合评估学生的行为规范,促进学生的自立能力培养。(袁新瑞,张明阳,冯骥,折延宏,茹园,冯斌,张倩)
思辨点3:智能教育新形势下,教师、学生、管理者、开发者如何应对新机遇与新挑战?
针对在智能教育新形势下,多方参与者如何应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参会嘉宾结合自身经验阐述了不同的观点。指出理解各个角色的需求和目标,则需要在新的形态下发现并应对这些机遇和挑战。(白静,刘琦,袁新瑞,汤玉斐,冯斌,贾阳,刘斌)
教师作为教育的引领者,应当拥抱新技术,新能力,积极融入智能教育,利用多方面新颖先进的资源启发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愿意去学;教师的挑战在于对于知识点的重新梳理,以及如何合理落地智能教育。
学生首先应该积极接受先进的、正确的教育教学工具,然后认真学习,反思和总结,学以致用。而学生的挑战在于要具有更高的思考能力、知识体系的构建能力、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自我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管理者是教育教学管理的掌舵者,要与时俱进,认可智能教育,实事求是制定好相关应对政策。
开发者应当拥抱带来的机遇,需要融合、挖掘智能化教育下如何学习新技术。挑战是要具备融合多学科开发AI辅助的能力。
此外,还有嘉宾认为:智能教育是人的生活方式,智能的教育和智能教育两者存在很大区别。在新形势下,更多要考虑如何理解“机”的问题,研究如何有机融合。(张倩,折延宏)
思辨环节结束后,CCF YOCSEF西安为特邀嘉宾颁发了感谢牌。最后,论坛执行主席许鹏飞进行总结发言,指出: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已在教育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甚至在很多方面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新变革给教师、学生、管理者和平台开发者都带来了不同的机遇和挑战,未来人工智能何以赋教育以更多效能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