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F YOCSEF南京Talk总结 | 低空经济技术高质量发展与实践需做到场景牵引、试点先行、重点突破、协同演进
2025-04-02 阅读量:0 小字

2025323日,CCF YOCSEF南京在DataFun社区、江苏省航空产业协会的支持下,以线上直播的形式组织了CCF YOCSEF南京Talk——“论低空经济技术高质量发展与实践”。本次活动邀请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吴薇薇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叶方伟教授、中国电科丁一波首席专家、中国电科十四所徐戈正高级工程师,共同围绕低空经济在技术突破、融合创新与应用实践中的热点话题,深入探讨了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活动设置了Panel讨论环节,以“角逐‘天空之城’建设,理论技术与实践应用如何融合互促?”为主题,围绕技术、场景、制度、生态等多个维度展开对话。活动由CCF YOCSEF南京候任副主席孙倩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现任主席吴天星副教授(东南大学)共同主持。

活动开始,吴天星介绍了本次活动的背景与筹备情况,指出近年来低空经济快速升温,成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亟需多学科、跨领域的协同探索。随后,孙倩介绍了本次活动的特邀嘉宾,并协助引导各议题的讨论与交流。


吴天星介绍活动背景、孙倩介绍特邀嘉宾


在引导发言环节,吴薇薇首先围绕“面向未来出行的城市低空协同运输新范式”主题作了深入阐述。她指出,低空经济已成为民航协同发展的重要方向,尤其在“干支通、全网联”战略的引领下,低空运输正助力我国交通服务从广覆盖向精细化、立体化转型。以无人机、eVTOL等为代表的新型航空器在城市短途出行、物流配送、医疗救援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国际上,美国、英国、阿联酋等国家已相继构建起城市空中交通管理体系,推动场景化应用落地;国内,苏州、深圳、重庆等地在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和场景创新方面也取得了积极成效。吴薇薇指出,当前低空运输仍面临空域资源紧张、安全监管体系不健全、基础设施薄弱和公众接受度不足等现实挑战。展望未来,江苏省将以技术突破为牵引,协同推进创新驱动、场景导入和跨区域协作,着力打造贯通设计、制造、运营和服务的全链条生态体系,建设覆盖城乡、辐射全国乃至全球的智慧低空物流网络,全面助力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


吴薇薇作引导发言


随后,叶方伟围绕“面向低空智联网的安全管控机制研究”作了深入分享。他指出,低空智联网作为低空经济发展的核心基础设施,正逐步成为支撑低空经济与智慧交通深度融合的重要支柱。然而,低空经济的发展同时面临诸多安全挑战,尤其在无人机“黑飞”、信号干扰、跨域身份认证和分布式监测等方面问题突出。围绕低空智联网的安全体系建设,叶方伟系统分析了低空环境下涉及物理空间、网络空间与数据空间等多维度的安全风险,提出以“通感导管一体化”为核心的低空安全监管框架,重点构建可用、可管、可控的低空智能网络体系。报告还分享了团队在南京江心洲无人科技岛等区域的示范应用实践。叶方伟强调,安全能力的建设不仅是保障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技术底座,也是提升公众信任和政府治理能力的关键。未来,团队将持续聚焦低空安全监管的核心技术攻关和实战验证,助力我国低空经济和智慧交通体系建设行稳致远。


叶方伟作引导发言


接下来,丁一波以“低空飞行管理的发展趋势与技术挑战”为题,深入分析了当前低空经济的发展态势与核心问题。他指出,尽管低空经济被视为未来的万亿级产业,但目前仍处于探索与积累的初期阶段,亟需在愿景规划、技术突破和治理体系建设上保持理性和耐心,防止急于求成。围绕行业发展,他系统梳理了低空飞行管理面临的十个关键议题,涵盖产业前景、空域开放尺度、飞行规则体系、管理机制演进、适航认证体系、通信保障能力、微气象保障、探测与反制技术、数据治理能力及全链路安全体系建设等多个方面。在技术层面,他重点分析了低空通信连续性、微尺度气象保障、目标探测与干扰反制、全流程安全治理等难题,指出当前在多项核心能力上仍存在明显瓶颈。最后,丁一波介绍了中国电科在低空空域管理、飞行服务、通导监测、目标防护等方向的研究布局,并分享了“天行”、“天卫”、“天工”等系列产品的探索进展,为未来低空飞行管理体系的完善和低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框架思路。


丁一波作引导发言


之后,徐戈围绕“全域低空智能感知管理体系解决方案”作了深入分享。他指出,低空感知体系是保障低空飞行安全、支撑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能力,但目前仍面临感知能力不足、融合技术不成熟、管理决策体系薄弱等多重挑战。他系统介绍了低空感知体系的基本内涵、核心需求与关键挑战,重点阐述了基于“泛在感知、全域覆盖、多源融合、智能管控、可靠运行、跨域互联”六大能力框架的全域低空智能感知管理体系建设思路,并提出以云边端协同架构为基础,打造低空态势实时感知、智能分析与协同决策一体化平台,提升城市低空的安全、稳定与高效管理能力。最后,他结合国睿科技“1+1+1+3+N”解决方案体系,分享了在低空监视反制、气象保障、机载感知等典型场景下的应用实践,为低空感知体系建设和低空经济安全发展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和落地经验。


徐戈作引导发言


引导发言结束后,与会嘉宾共同参与Panel讨论,基于“角逐‘天空之城’建设,理论技术与实践应用如何融合互促?”这一主题,围绕如下三个议题展开思辨:

议题一:角逐“天空之城”建设,城市低空运输场景驱动的高质量技术有哪些?

在该思辨议题研讨中,四位专家围绕低空经济核心技术的演进与应用展开了深入交流。吴薇薇指出,天空之城建设必须坚持以应用场景为牵引,高质量技术不仅体现在飞行器性能上,也应保障安全性,例如飞行器与地面控制中心间数据传输的实时性与稳定性。叶方伟重点关注低空智联网的信号覆盖问题,强调应围绕物流、出行等典型场景,推动低成本、可复制的通信与感知解决方案,破解信号覆盖不足与成本约束的现实困境。丁一波指出,空域资源的高度受限是当前制约天空之城建设的核心瓶颈,亟需解决军民航协调、空域划设与飞行管理机制等难题,保障低空航空器可飞可管可用,为未来低空运输奠定制度基础。徐戈则强调,低空技术虽已具备一定的技术基础,但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仍需在真实应用场景下进行系统集成与闭环验证,行业应聚焦技术的实用性和工程化,切实提升技术落地能力。

专家们围绕议题深入交流,普遍认为天空之城的建设离不开场景驱动、技术突破与制度保障的有机融合,唯有坚持问题导向,夯实高质量技术的实战应用,方能有效支撑低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议题二: 上述低空经济涉及的多种技术进行融合的“关键痛点”与验证方法有哪些?

在议题二研讨中,四位专家围绕当前低空技术融合的困境与实践探索展开了深入讨论。徐戈指出,当前低空经济面临的核心问题并非单一技术难题,而是缺乏顶层设计和总体牵引技术,尚未形成面向全局的系统性技术体系。他认为,未来低空经济技术体系的建设仍需遵循“从小规模试点到规模化推广”的路径,以快速迭代和问题导向的工程实践补齐短板。丁一波认为,低空经济的特殊性在于,长期缺乏政府统一监管,导致空域管理、技术标准和商业模式尚不成熟,当前多依赖试点示范探索,正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丁一波强调,未来真正可持续的技术应具备高性价比,能够支撑非政府补贴下的市场化运行。叶方伟指出,低空经济尚未形成系统的科学问题体系,在学术界缺乏清晰的研究范式,同时在产业端也面临空域管理体系不健全、政策壁垒较高及安全信任不足等现实约束。他强调,安全性技术是放宽空域、推动试点的基础保障。吴薇薇进一步指出,低空技术体系的关键痛点集中在安全性和高风险场景下的验证能力不足。目前大多数验证仍局限在相对封闭的试验环境,难以满足真实复杂场景下的验证需求,安全性、可靠性亟待在更高水平上实现突破。

专家们普遍达成共识,认为低空经济仍处于技术与制度的早期摸索阶段,亟需通过科学问题凝练、跨学科协同与小范围真实场景验证,逐步探索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高质量技术体系,为“天空之城”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议题三: 从技术突破转向生态化发展过程中,请谈谈可能先在哪些场景落地以及可能面对的瓶颈?面向不同场景,我们应从哪些指标出发衡量技术研发成效?

在议题三研讨中,四位专家围绕低空经济的应用落地路径及技术指标体系展开了深入探讨。叶方伟认为,低空经济的场景拓展将遵循“农村包围城市”的演化路线,优先在地广人稀或特殊用途场景中落地,逐步向城市核心区拓展。他强调,未来衡量低空技术成熟度的关键在于能否形成成本可控、方案可复制的标准化能力。吴薇薇指出,末端物流配送和应急救援等高效益场景具备优先落地潜力,但仍面临续航、避障、稳定性及数据安全、行政审批等瓶颈;同时,不同场景应分别关注技术性能、经济性与社会效益等多维指标。丁一波结合通用航空的发展经验,提出低空经济的场景落地将呈现阶段性特征,初期以高价值但低频的应急、农林作业等特种应用为主,中长期需形成可负担、可规模化的通用技术体系,真正支撑面向社会大众的空中出行和服务。他特别提醒,应避免盲目追逐特定技术(如eVTOL)的过度宣传,回归以需求驱动的技术发展。徐戈表示,当前部分作业类场景(如农林植保、基础巡检)已初步实现应用,但要形成真正的产业生态,仍需突破低空航空器续航能力、运营成本、飞行安全等技术瓶颈,特别是在物流、客运等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场景中,需实现更高水平的系统集成与产品化能力。

专家们建议,低空经济生态建设需遵循“场景先行、技术迭代、验证驱动”的发展路径,通过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志性场景,逐步推动技术走向规模化、产业化。


与会嘉宾共同参与Panel讨论


经过全场报告和议题讨论,专家们普遍形成共识,当前低空经济及“天空之城”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面临多重技术与治理挑战。下一步需坚持“场景牵引、试点先行、重点突破、协同演进”的发展思路,围绕典型应用场景开展小范围验证与系统集成,推动技术研发与制度建设同步演进。通过多源融合、跨界协同,逐步构建安全、可控、经济、可持续的低空交通体系,探索理论创新与工程实践的深度融合路径,助力“天空之城”建设从概念走向现实,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高质量发展模式。

最后,吴天星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本次“论低空经济技术高质量发展与实践”线上TalkCCF YOCSEF南京继“空天大模型”技术论坛后又一次面向空天信息的重要交流活动,延续了对该方向的持续关注与深入探讨。围绕低空经济的关键技术、融合机制及应用场景等多个层面,专家们进行了深入分享,激烈思辨,达成了诸多有价值的共识。尽管低空经济作为一个热点领域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存在大量有待凝练的科学问题与技术瓶颈,但也孕育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丰富的交叉融合机会。专家与观众反响热烈,讨论气氛高涨。吴天星表示,未来期待在此基础上,继续举办更加深入的线下论坛活动,同时也希望CCF YOCSEF南京Talk持续为相关主题的预热、交流和思想碰撞提供良好支撑,并感谢各位专家和社会各界对CCF YOCSEF南京的长期关注与支持。


撰稿: 孙倩

审核: 吴天星

编辑: 孟凡


热门动态
2025-03-30
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预报名于10月9日启动,其中通过梳理25...
2025-03-17
YOCSEF保定分论坛举办开春CLUB活动:共同擘画年度工作蓝图2025年...
2025-03-13
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CCF YOCSEF 保定、河北农业大学承...
2025-03-12
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CCF YOCSEF 保定、河北金融学院承...
2025-03-03
2025年3月1日,CCF YOCSEF保定分论坛在华北电力大学自动化317会...
2025-01-21
2025年1月19日13:00,CCF YOCSEF保定第七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AC...
2025-01-19
CCF YOCSEF保定换届预热Club顺利举行,逐梦征程即将启航!2025年...
2025-01-19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
2024-12-22
“回顾年度工作,规划未来蓝图”——CCF YOCSEF保定分论坛举办冬...
2024-12-09
青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社会进步的生力军,是党和国家事业...
2024-12-08
CCF YOCSEF保定举办技术论坛《人工智能赋能植物表型的机遇与挑战...
2024-11-17
“一稿多投”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一种学术不端行为,但禁止“一稿多...
2024-10-24
2024年10月19日下午,中国计算机学会CCF YOCSEF合肥在羚羊工业互...
2024-10-20
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深度应用,涌现了许多新的网络安全威胁,如...
2024-09-23
借鉴成功经验,提升论坛举办质量——CCF YOCSEF保定分论坛CLUB活...
2024-09-14
桂花飘香,灯下共谱新华章——CCF YOCSEF保定分论坛第五次选题会...
2024-09-10
2024年9月9日晚7点,中国计算机学会保定分论坛第四次选题会在河...
2024-08-27
2024年8月3日,CCF YOCSEF合肥顺利举办技术论坛“从基座模型到终...
2024-08-27
2024年8月3日,CCF YOCSEF合肥顺利举办技术论坛“从基座模型到终...
2024-07-23
“重振旗鼓 野草新生”——CCF YOCSEF保定分论坛2024年度学术委...
CCF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