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由CCF YOCSEF(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桂林分论坛主办的“聚邕江 共话三月三”主题交流活动在南宁举办。本次活动始终致力于搭建跨学科、跨领域的交流平台,此次以民族节日为切入点,既是对 “文化 + 计算机科技” 融合路径的深度探索,也为学术界与产业界协同创新提供了新思路。活动吸引了来自广西多所高校的教授学者、各企业高管及文化界人士共聚一堂,以“三月三”民族文化为纽带,共话传统节日与现代发展的交融之道,展开了一场学术与产业、文化与科技的深度对话。
【活动现场】
一、文化为桥:共探节日风俗的传承与创新
活动上半场以“民族节日的当代生命力”为主题展开圆桌讨论。主持人韩玮以壮族“三月三”为例,分享了歌圩文化从田间对歌到现代文旅的演变;接着,现场嘉宾还围绕南北地域差异展开趣味互动——南宁的五色糯米饭、桂林的糍粑、玉林贵妃荔枝文化……一道道节日美食背后,不仅勾勒出各地文化的多元图景,更引发关于“地方特色如何破圈”的热烈探讨。
与会嘉宾提出:借助计算机技术搭建的新媒体平台和电商渠道,能够打破地域限制,让地方特色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利用大数据分析用户偏好,精准推送地方特色文化产品和旅游信息,吸引更多潜在消费者。
与会嘉宾表示: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技术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附加值,挖掘背后的文化故事,以文化赋能产业发展。比如通过3D建模技术,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产品虚拟展示,增强消费者的直观体验。
其中,农色兵提出的“AI线上祭拜”构想引发大家热议。这一设想主张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构建虚拟祭扫场景,用户可远程输入逝者信息生成个性化交互仪式,如AI模拟亲人音容笑貌、虚拟焚香献花、云端族谱更新等,旨在为异地游子、环保倡导者及身体受限群体提供情感寄托新选择。
【活动现场】
二、霓裳笙歌:沉浸式体验民族艺术之夜
夜幕初垂,邕江畔的会场化身为民族文化展演的舞台。身着壮锦服饰的歌手以原生态山歌《大地飞歌》拉开序幕,壮族舞的欢快节奏引得在场嘉宾雀跃。
三、聚智谋远:构筑跨界异地合作新范式
本次活动CCF YOCSEF桂林始终致力于搭建跨学科、跨领域的交流平台。此次以民族节日为切入点,既是对“文化+科技”融合路径的探索,也为学术界与产业界协同创新提供了新思路。未来,论坛将持续聚焦前沿议题,助力优秀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的创造性转化。
暮春三月的邕江,因智慧碰撞泛起涟漪,随文化交融更显生机。这场关于传统与未来的对话,正为“三月三”这张文化名片写下新时代的注脚。
【活动合影】
附CCF YOCSEF(桂林)历届主席及主席会议成员名单
时间 | 主席 | 主席会议成员 |
2024-2025 | 陆广泉 | 赵红专、农色兵、刘曼雯、韩玮、梁程 |
2023-2024 | 杨浩 | 翟仲毅、邓钧忆、农色兵、陆广泉、邝振豪 |
2022-2023 | 王欢 | 翟仲毅、邓钧忆、石凯、蓝如师、杨浩 |
2021-2022 | 李灵巧 | 马莉、王欢、赵红专、邓钧忆、翟仲毅 |
2020-2021 | 董明刚 | 李灵巧、张敬伟、马莉、王利娥、王欢 |
2019-2020 | 张灿龙 | 董明刚、李灵巧、李辉、马莉、王利娥 |
2018-2019 | 何倩 | 董明刚、张灿龙、李辉、李灵巧、马莉 |
2017-2018 | 常亮 | 何倩、沈良恒、张灿龙、孙自广、高柱荣 |
2016-2017 | 谢晓兰 | 唐振军、何倩、沈良恒、王日凤、张灿龙 |
2015-2016 | 蔡国永 | 常亮、湛永松、沈良恒、谢晓兰、张灿龙 |
撰稿:韩 玮
一审:宣传部
终审:陆广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