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推动科研成果转化,4月20日,YOCSEF桂林分论坛特邀桂林文必达专利代理事务所张学平在广西师范大学育才校区数学楼前楼509会议室举办"专利挖掘与申请技巧"专题Club。活动吸引了来自高校、企业高管及学校30位人员参加,包括陆广泉、韩玮、刘佳飞、刘曼雯、广西壹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于萍、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于灏媛博士、广西多源信息挖掘与安全重点实验室的师生们,现场互动热烈。
【Club活动现场剪影】
YOCSEF桂林现任主席陆广泉做了Club交流引导,张学平聚焦高校科研需求,系统并结合一线专利申请的经历,介绍了专利申请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
张学平结合《专利法》最新修订内容,以“专利三性”(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为核心,系统拆解了专利申请的四大关键环节:
1、技术交底书撰写
强调“技术问题—技术方案—技术效果”的逻辑主线,需明确发明目的、实施方式及实验数据支撑;
针对软件专利,提出“算法步骤化”或“软硬件结合”的申报策略,弥补著作权保护的局限性。
【Club活动现场剪影】
2、专利检索与授权条件分析
通过CNKI、专利汇等数据库查新,规避重复申请;
结合案例解析“创造性判断标准”,例如“1+1=2是否具备创造性”“尺寸变化是否构成创新”等实务难点。
【Club活动现场剪影】
3、权利要求书布局与审查答复
以“干燥面食杆”“光谱仪恒温系统”等高校相关案例,说明如何构建专利保护网,防止技术被绕过;
提示答复审查意见时需聚焦技术方案的“非显而易见性”与“显著进步”。
4、专利转化与维护
分享“实验室到市场”的成功案例,强调专利需融入研发全程,避免“回忆录式”申请;
对比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的保护期限(20年/10年/15年),为成果商业化提供策略建议。
【Club活动现场剪影】
“以往认为专利是研发副产品,今天才意识到需前置规划技术交底书,实验数据的规范性直接影响授权前景。”计算机专业博士生小黄则对软件专利的申报技巧印象深刻:“算法必须转化为可工业化的方法步骤,这对代码保护至关重要。”
陆广泉总结指出,本次Club是YOCSEF桂林AC成员能力提升的重要一环,后续将联合代理机构提供更深入的专利挖掘服务,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助力更多创新成果获得知识产权保护。
附CCF YOCSEF(桂林)历届主席及主席会议成员名单
时间 | 主席 | 主席会议成员 |
2024-2025 | 陆广泉 | 赵红专、农色兵、刘曼雯、韩玮、梁程 |
2023-2024 | 杨浩 | 翟仲毅、邓钧忆、农色兵、陆广泉、邝振豪 |
2022-2023 | 王欢 | 翟仲毅、邓钧忆、石凯、蓝如师、杨浩 |
2021-2022 | 李灵巧 | 马莉、王欢、赵红专、邓钧忆、翟仲毅 |
2020-2021 | 董明刚 | 李灵巧、张敬伟、马莉、王利娥、王欢 |
2019-2020 | 张灿龙 | 董明刚、李灵巧、李辉、马莉、王利娥 |
2018-2019 | 何倩 | 董明刚、张灿龙、李辉、李灵巧、马莉 |
2017-2018 | 常亮 | 何倩、沈良恒、张灿龙、孙自广、高柱荣 |
2016-2017 | 谢晓兰 | 唐振军、何倩、沈良恒、王日凤、张灿龙 |
2015-2016 | 蔡国永 | 常亮、湛永松、沈良恒、谢晓兰、张灿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