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2月以来,各职能部门相继出台多项政策,大力助推互联网医疗服务,鼓励患者向线上转诊,政策主要以“诊断、治疗、用药、送药、支付”五大核心医药价值链条切入,逐步完善线上服务。相继颁发《关于进一步推动互联网医疗服务发展和规范管理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完善预约诊疗制度和加强智慧医院建设的通知》等多项政策。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大背景下,在AI、5G、云计算等前沿技术支撑下,轻问诊、远程监测、健康管理、医药电商等方面展示出了巨大的应用价值,有效地解决了当前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就医效率低、患者监管难、信息整合度不高等问题。但即便如此,“线上医疗”真的能完全替代“线下医疗”吗?互联网医疗应用如何更好的为患者服务?互联网医疗与线下实体医院应该如何融合? 为了探究这些问题,2021年10月16日,CCF YOCSEF沈阳在沈阳数创工场举行了一场以“互联网医疗应用在何方”为主题的技术论坛。
本次论坛执行主席由两位CCF YOCSEF沈阳的AC委员担任,分别是来自上海泛微软件有限公司的刘兵和来自八比智联(沈阳)科技有限公司的王秋野。
本次论坛邀请了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张清博士,东北大学马贺博士以及东软熙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姜淑峰先生分别代表医疗机构、高校、企业,从不同的角度为与会的专家学者做引导发言,为本次论坛带来建言。
张清博士的发言题目为《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在影像科医生工作中的应用》。他从以下两个角度来进行阐述,一是肺结节AI检测应用于日常工作,二是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在神经系统的应用,同时通过平时接触到的实例来与大家分享互联网对医疗的影响,如图像质量对于肺结节AI检测。通过实例论证人工智能在医疗方面也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与作用。
马贺博士的发言题目为《基于深度学习的肺结节检测与分类方法研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基于深度学习的辅助诊疗技术快速发展并逐渐落地,其中使用最广泛的就是肺结节的检测和良恶性分类算法,国内已经有多家公司拿到CFDA认证。基于深度学习的肺结节辅助诊疗技术能够有效地减轻医生的工作量,提高阅片效率。马贺博士就此给大家做出分享,并通过实际数据论证,说明深度学习的肺部毛玻璃结节检测与分类可以加快效率给社会以及医疗带来好处。
姜淑峰老师的发言题目则为《消除认知鸿沟,共享健康生活》。他从个人如何实现健康、维持健康来阐述他的主题,使用健康问题现状、认知鸿沟浅析及改进措施探讨作为议题与大家进行交流,从‘健康管理’定义内容、个体需要的‘健康’内容来说明健康现状,从健康管理等方面介绍认知鸿沟,最后从健康体系概述、健康服务者、组织形式等来简述改进措施,让大家深知生活中健康的重要性,体会互联网医疗给大家带来的不止是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更是健康水平的提升。
在经过合影后,本次论坛进入今日的思辨环节。本环节有着四个议题,他们分别是:
1. 互联网医疗最容易被哪类人群接受及原因,最不易被哪类人群接受及原因?
2. 如何吸引专家团队进入互联网医疗?
3. 互联网医疗在政策上既鼓励又谨慎,下一个政策里程碑在哪儿?
4. 互联网医疗创业公司在互联网内卷的大环境下如何安身立命?
议题1:互联网医疗容易被年轻人接受,而老一辈接受相对较为难,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医保与医疗模式等也进入了互联网时代,而年轻人显然更容易接受互联网所带来的各类实物,而互联网医疗也是其中之一。
议题2:互联网中有着资本的运作,线上的专家可能是其他团队的运作而不为专家本人,所以对于吸引专家进入,部分成员认为线上专家的真实性已经成为问题。而对于专家是否入住网络,各个成员的看法也不相同,部分成员认为应该更加完善的分配医疗资源,专家应该去干一些更加能发挥他们价值的事情,而部分成员认为专家资源应该更加的贴合老百姓,并且互联网需要将各类疾病分级,以次来更好的利用医疗资源。
议题3:目前大家有着以下几种看法,分别为,让老百姓获利的政策、让医疗质量提升,社会更加稳定的政策、家庭与医疗国家体系融合的政策等。
议题4:在互联网大环境下,创业公司可依托于医院,以资质作为沟通桥梁进行发展或依托于集团进行发展。可将其他产业的通用模式试着加入互联网医疗体系,以此作为突破口创造价值。挖掘互联网医疗中的痛点,并以此进行公司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