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锐和孙中婵介绍了本次论坛的背景:从2016年人工智能热潮兴起之初,吴恩达等多位AI大佬放言,医疗领域AI会让放射科医生下岗失业。在2019年的今天,才来谈论AI+医疗,好像显得有些不合时宜。毕竟,至少早在2017年起,智慧医疗的火焰已是如火如荼。仿佛不远的未来,你就能和机器人医生面对面,由绝对精确的机器智能为你做出诊疗。然而,时至今日,智慧医疗最大的突破,仍然主要限于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医疗影像辅助诊断之上。AI距离完全取代医生,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那么。AI医疗到底是风口,还是会成为泡沫?还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例如,辅助诊断的目标与专业医生对于人工智能的理解存在差异;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者往往难以深入沟通;医工结合人才的培养非常关键,既懂医疗又懂人工智能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
论坛首先由王彦博以“人工智能(AI)辅助诊断——成果、挑战与机遇”为主题进行引导发言,其通过对医疗人工智能成功的关键、现阶段所遇到的挑战、中国AI辅助诊断诊断商业化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展望进行了阐述,引出AI辅助医疗诊断是非常有意义的,为未来智慧医疗提供了新希望。
图为王彦博作引导性发言
周晓霜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为主题进一步做引导发言,周主任通过对医学大数据应用、大数据将引领医疗和健康领域的变革、医学影像智能诊断现状和医学的特殊性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引出时至今日,智慧医疗最大的突破,仍然主要限于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医疗影像辅助诊断之上。AI,距离完全取代医生,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引导性发言结束后,进入论坛讨论环节,在场各位嘉宾围绕三个议题展开思辨讨论。
议题(1):现在AI辅助诊断是否具有现实意义?AI企业大批裁员,智能医疗是否是泡沫?
太原理工大学副教授谢珺首先发言: 8月初刚刚结束的山西省重点研发项目-社会发展项目中有设立“人口健康”子方向,足以说明国家、省重视医疗AI,有意义。像周医生所说,AI医疗可以完成“写作业”的工作,但是治疗方案还需人类医生,所以是AI辅助医疗。是否是泡沫?新生科技都是从无到过热,有泡沫,但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中北大学教授乔钢柱:目前去医院体验较差,但是通过AI诊断辅助可以有效节省时间,提高诊疗的质量,是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针对“泡沫”问题,会有泡沫的存在的,只有在大量的泡沫中才能真正筛选出黄金,只有泡沫破裂才会不断发展。有泡沫是正常的事情,通过泡沫的堆积,带动资金、人才的积累,推动AI辅助诊断的发展。
太原科技大学副教授潘理虎: AI辅助诊断具有现实意义,对于大医院来讲医生的时间是宝贵的,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来帮助医生做快速的决断。以前是医生拿着数据自己分析,现在是通过大数据做数据分析和诊断,从这个角度帮助医生完成诊断过程和效率。每一次IT技术的发展都是有泡沫的,从互联网开始就有泡沫,但泡沫的破裂,肯定会是良性的结果。所以认为AI辅助诊断是有泡沫的。
云简天成总经理史玉晶:从周大夫举出的案例来说,对于疾病肯定有解决方法,但是假若有些地方缺少解决方案的条件,就可以借助AI来辅助解决。对于泡沫,泡沫和破裂发现黄金是个不断迭代循环的过程。
图为史玉晶发表观点
山西财经大学副教授董媛香:在商业领域讲普惠金融,在医学可以讲普惠中国,普惠医疗。对于AI诊断,放入辅助诊断技术,有总比没有好。规范性的事情可以由计算机帮忙实现。对于泡沫的问题,泡沫是存在的,泡沫是件好事,个人认为任何一个新生事物,从金额投资来讲,当前砸进去的时候肯定会有优秀的企业出来的。
北京优锘科技经理赵帅:AI和人的区别,人的感情的存在;AI出了问题会出现批量错误,而人可能只是个别。AI只是辅助医生节约出时间来做更有意义的事情。现在AI辅助诊断是意义非常大的,对于AI企业大批裁员的问题,泡沫也是资本,泡沫筛选出来的也是精品。
图为赵帅发表观点
议题(2):人工智能的研究成果与医院临床结合的困境都有哪些?如何才能合理解决?
周晓霜的观点:对于“在医学影像领域,中美均有应用人工智能的巨大空间,但侧重点不尽相同。都哪些地方不同?”这个问题,相比而言,美国比较前沿,AI帮助他们解决罕见病例,检索数据,预测治疗结局,而中国的应用则偏重于用人工智能代替医生做一些简单的工作。这些情况可能由于两国的培养机制引起。国内培养出来的学生可能在实际临床中缺乏阅片等经验,所以需要AI来解决一些基本的问题。
山西智能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张光华:关于数据的问题,数据的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公开数据集,但是比较脏,需要筛选,二是和医疗机构的结合,脱敏+安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够科研和产业来用了。AI是有泡沫的,首先AI这个词本身就是个泡沫,AI辅助诊断涵盖了很多的泡沫,技术团队资金的大量涌入会快速推动发展的。在没有AI辅助诊断的前提,按照过去的方式,培养医生十年,但是AI的引入可以减少很多基层工作。
图为张光华发表观点
山西省人民医院赵鹏:人工智能到来时候,哪个部门先倒?大家讨论的是影像科、皮肤科。现在和太原理工大李明校长有合作,把所有皮肤的材料来制作的一个APP用于诊断,现在又缩小到病变(牛皮癣)范围,通过照片比对来诊断是什么病。现在在合作方面科研和医疗缺乏沟通,缺少信息互动反馈,很多问题不了了之,各忙各的。中国一些医院一天的病人量是国外一个月的病人量,对于AI辅助医疗最先走在前端的应该是中国。
图为赵鹏发表观点
议题(3):医工结合是否是解决当前困境的必经之路?如果是,从长远角度看,如何开展医工结合才能迎来AI辅助诊断的春天?如果不是,应如何开展AI辅助诊断的研究工作?
赵鹏:如果还是单纯还是以前“一支笔一双眼”的诊断模式迟早会淘汰。对于AI辅助诊断的发展,兴趣很关键,山西有很多人才,只有折腾才有眉目。
王中信:AI辅助医学的社会效益是巨大的,进一步发展医工结合可以解决很多医疗健康领域的社会问题。如地区之间的医疗资源不平衡、小病大治与过度医疗等。对于医生来说,可以进一步提高门诊的出诊效率。现在人们总觉得年纪大学历高的都是好医生,其实医疗水平高不高,人们看的是经验和学识,根本上其实就是大数据。有了AI辅助,它不仅可以帮助医生看病,还可以帮医生了解很多未知的知识和案例,从而减少门诊的时间。给了医生留下更多的时间去解决更多的疑难杂症。对于患者来说,可以更加便捷的通过AI辅助医疗系统了解自己的病情,减少看病流程。有了AI辅助诊断,比如医疗诊断的APP,相当于一个7*24小时的在线医生,一些简单或者关联性小的疾病不用去医院即可实现问诊,减少了时间,提高了社会效率,降低了医疗成本。
图为王中信发表观点
宋昌:医工结合目前方兴未艾,是否能解决目前大家认为的困境还有待探索。医工结合需要限定在当前AI能解决的一些特定问题,很好地解决了这些特定问题,取得了突破性的进步、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后,才能更好地应用推广到其他问题和整个领域。
王彦博:只是医工结合肯定不行,还需要其他学科的引入。
周晓霜:权责问题无处不在,理想和情怀也很重要。
董媛香:商业领域的注入会让这个行业发展得更快,资本是专业发展的催化剂。
潘理虎:病人的个体差异与宏观病历有着完全不同的机制。在山西来说,尽管医院高校有合作,但医工结合还远远不够。山西的医工结合绝对不是泡沫。
讨论过程中,现场气氛热烈,大家踊跃发言、积极交流。
执行主席柴锐对本次论坛活动进行了总结:经过与会嘉宾对上述三个问题进行了长达两个半小时的激烈思辨和讨论,论坛观点汇总如下:
(1)AI辅助诊断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对于当前中国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促进医疗服务的普惠性起重要作用。AI企业大批裁员,是当前企业对AI应用于临床有过高的期待,智能医疗吸引了大批资本造成了泡沫,但技术在持续向前发展,最终将造福于社会。
(2)人工智能的研究成果与医院临床结合的困境包括领域跨度很大,AI人才和医学人才的知识结构重合部分不高、当前人们对AI应用范围和能力边界的人数并不清晰,以及存在医疗领域对技术可靠性和伦理安全等一系列问题。这些困境造成AI的临床应用推进缓慢,整个领域方兴未艾,只有进一步聚焦问题,转换成AI擅长求解的模式,才能迎来AI辅助诊断的春天。
本次观点论坛促进了各学者、专家的深入交流,使参加者在深入了解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提高医工结合技能的同时,掌握了本领域最新技术动态,了解了未来发展趋势。
图为部分论坛嘉宾合影
最后,CCF YOCSEF太原主席宋昌致感谢辞,他首先代表YOCSEF太原感谢两位引导性发言嘉宾周晓霜和王彦博发表了精彩的启发性观点,感谢执行主席李明和柴锐、线上执行主席张睿与王中信的精心准备和现场报道,感谢CCF YOCSEF太原2019-2020年度金牌合作伙伴北京北龙超云,银牌合作伙伴成都论之道、山西聚力创智对活动的大力支持!欢迎大家继续参与YOCSEF太原的活动,也欢迎各界青年精英加入YOCSEF太原。至此,“数字山西——AI辅助诊断是‘泡沫’么?”观点论坛圆满结束。